3FE吉林大学动物科技实验教学中心
《微生物学》实验教学大纲
教学单位:畜牧兽医学院
课程名称:微生物学
英文名称:Microbiology
课程代码:07281015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
课程性质:必修课
学时数:课程60学时,实验20学时
课程学分:3学分
开课学期:第四学期
面向专业:生物技术专业(动物)
一、实验课程教学目的与任务
微生物学是研究微生物在一定条件下的形态结构、生理生化、遗传变异以及微生物的进化、分类、生态等规律及其应用的一门学科。微生物学实验课的目的是结合理论,认识微生物的基本特性,掌握研究与应用微生物的主要方法与技术。
微生物学实验课的任务是与微生物学基础理论课紧密结合,学习微生物的培养、形态观察、生理生化的测定、细菌耐药性研究等常规的微生物学基本实验技术,使学生具有适应于从事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研究与实际生产应用的微生物学实验技能。
二、实验教学基本要求
1. 实验课前要预习,明确每次实验的目的与基本步骤;
2. 与微生物学基础理论课紧密结合,重点学习微生物的培养、形态观察、生理生化的测定、细菌耐药性研究等常规的微生物学基本实验技术;
3.实验过程中严格遵守微生物实验室的规章制度,按照实验指导操作病原菌,注意个人防。
三、学生应掌握的实验技术及基本技能
1.掌握基本实验技术包括微生物的培养、形态观察、生理生化的测定、细菌耐药性研究等常规的微生物学基本实验技术。
2.掌握基本技能是病料采集、重点病原菌的分离鉴定程序和对传染病开展独立研究的基本技能。
四、实验项目内容、学时分配和每组人数
序号
实验项目
内容提要
学时分配
每组人数
实验类别
实验性质
1
光学显微镜油镜的使用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及油镜的使用与原理
2
基础性
必做
细菌及真菌形态结构观察
掌握细菌和真菌的形态观察的基本方法
综合性
3
微生物制片及染色技术
微生物涂片、染色的基本技术
4
培养基制备、消毒与灭菌
培养基的配制、灭菌
5
实验室环境和人体表面的微生物检查
设计性
6
微生物的分离与纯化
7
微生物鉴定中常用生理生化试验
自选供试菌株,进行细菌的生理生化检验
8
抗药谱试验
细菌抗药谱试验
研究性
五、实验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实验教材:
雷连成、冯新主编,兽医微生物学实验指导,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年
参考教材:
[1]姚火春主编,兽医微生物学实验指导,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年
[2]胡桂学主编,兽医微生物学实验教程,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6年
[3]沈 萍,陈向东 主编, 微生物学实验(第4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考核要求、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标准
从实验报告、出勤、课堂表现等方面综合考核给出实验成绩。
实验成绩占本课程总成绩的30%,其中学生现场出勤率,实验操作及课内表现占10%,实验报告(书面)(包括书写规范性、完整性及实验数据的正确性)占90%。
七、制订人:冯 新
八、审核人:雷连成 日 期:2009年11月13日
九、学院审定记录:
本实验教学大纲已经学院教学委员会审核通过。
教学院长签字:
吉林大学畜牧兽医学院实验项目卡
实验教学中心名称:动物科技实验教学中心 实验室名称:微生物与免疫学实验室
实验项目所属课程名称
微生物学
课程编号
07281015
课程类别
(打√)
普通教育课程
学科基础课程
专业教育课程
实践教学环节
面向专业
生物技术专业(动物)
√
实验类型
基础
设计
综合
研究
其他
选做
实验项目名称
普通光学显微镜油镜的使用
0728101501
实验学时数
2学时
实验分组情况
每组1人
实验目的
学习显微镜的使用方法,特别是油镜的使用技术与日常保养。
实验内容
1.了解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构造及性能。
2.学习显微镜的使用方法,特别是油镜的使用技术与原理。
3.学习显微镜的日常保养。
本实验项目所用的主要仪器设备
仪器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数 量
普通光学显微镜
OLYMPUS-GX20
1台
本实验项目
消耗材料物品
香柏油,二甲苯,擦镜纸,制片标本等。
备注
说明:1、课程编号可从本专业的课程计划中查找,实验项目编号为课程编号+2位顺序号。
2、项目卡各栏可根据内容进行调整。超出1页的请双面打印。
任课教师(签名): 孙长江 专业负责人(签名): 主管院长(签名):
填表日期: 2009 年 12 月 2日
细菌形态排列及特殊结构的观察
实验项目编号
0728101502
巩固普通光学显微镜及油镜的使用方法,初步认识细菌的形态特征,掌握细菌形态观察的基本方法。
1.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及细菌形态观察。
2.掌握细菌形态观察的基本方法。
上一条:07281016-细胞生物学A-动医、动医(公卫)、动科、动科(实验动物)专业
下一条:07281014-食品毒理学-动医公卫
【关闭】